5月25日鸣枪开跑的兰州马拉松赛,全程42.195公里的赛道上,8个“兰州味道”补给站成了大众跑友的打卡点。牛肉面、甜胚子、灰豆子、牛奶鸡蛋醪糟等特色小吃,不仅为选手带来能量补充,还让他们边跑边品尝到地道的兰州风味。
在马拉松赛事中融入地方美食早已不是新鲜事。3月30日,2025成都世遗马拉松把“川味餐馆”搬上赛道,30米长的美食补给站“硬核”出圈,鲜番茄汤、钵钵鸡等应有尽有,引得跑者争相打卡。2024年济南(泉城)马拉松更是被称为“济南美食节”,把子肉、四喜丸子等特色传统美味一字排开,给参赛者一种边跑边吃、随心慢跑的新体验。2024西安马拉松赛参赛包里,有速食装的羊肉泡馍、凉皮、甑糕等三秦美食。
马拉松作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近年来热度越来越高,跨省参赛的跑者更是不在少数。从最初马拉松补给站提供香蕉等食品,到如今呈现出“基础补给+地域特色”的复合形态,体育赛事越来越注重提供情感价值,用特色化和差异化打造亮点,让人一边用脚步丈量城市,一边用舌尖品味城市。
借赛事打造独特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机不可失。一方面,马拉松的补给站里藏着城市的味觉密码,也浓缩着地域饮食文化,跑者欣赏历史文化景观,遍尝当地特色小吃,城市文化得到了有效的“轻量化传播”。另一方面,干净卫生有特色的食品,能提升参赛者和观众对赛事的好感度与参与感,让跑者切实感受到城市的热情好客。
当然,还可以借助补给站对城市文化做进一步推广。比如结合AR技术,跑者扫码即可获取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能给人以“物质补给+精神补给”的双重体验。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