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制度型开放要求我们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开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形成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制度型开放格局,对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积极意义。
对陕西而言,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制度型开放,可以学习并引入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和经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管理和监管效率,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能够流向效益高地,进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可以通过引入国外资金、技术以及竞争机制,有效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本土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能够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有助于陕西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拓展对外贸易,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开放,实现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陕西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能够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运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的核心竞争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互联互通上充分体现,制度型开放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增长点和突破点。同时,通过制度型开放,将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形成的新经验落实到规则层面,有助于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地区合作。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对内对外开放互促共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开放水平。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陕西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以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并通过打通国内国际交流的制度通道,更好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吸引更多外资,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和能级。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平台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动实施首创性、集成化的制度创新,这些平台为陕西的开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陕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通过推动制度型开放,能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并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规则对接,更好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陕西要通过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在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领域推动规则联通,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先进制造标准、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出口产品检测认证标准等领域与国际标准相通。
优化开放平台功能。一是提升自贸试验区能级。深化制度创新,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开展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全流程服务。二是加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推动综合保税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等平台能级提升,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畅通开放通道。加快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建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探索陆路国际贸易规则。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拓展国际航线,提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探索多式联运新模式,完善国内国际物流网络。支持企业布局建设海外仓,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平台的国际化水平。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合作,提升“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水平;打造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外交窗口,推动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落地;深入推进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交流。二是推动区域协同。推动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力,举办高水平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推动教育国际化,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