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扎实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

作者:杨洁

发布时间:2025-03-10 08:59:43

来源:群众新闻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更加高效配置和顺畅流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强调,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进一步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引导和负面约束,对于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绝非简单的市场空间扩张,而是要建设一个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的大市场,进而发挥其在稳定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规则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没有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运行就缺乏一致的行为准则。“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但也要看到,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规则不统一、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阻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要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下放行政审批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统一制定兼容各领域的信用修复规则。要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先行试点“非禁即入”模式。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制定和实施跨区域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将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等高频事项纳入“跨市通办”范围。

提升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水平

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所在。持续推动各类市场基础设施统一高效联通,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有力支撑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

市场基础设施联通,既包含物理层面“硬件”的通达,也包含“软联通”,需要在现代流通网络、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等方面进行完善与优化。当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要以数字化赋能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及技术架构和标准,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兼容性,确保不同平台之间实现高标准联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整合市场多数据平台信息,统一质量标准认证体系,提升整体运营效能,促进各环节实现高标准联通;通过搭建数字平台,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等的高效流动和共享,消除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云共享”,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促进公共数据高效便捷开发利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其综合运行效能,缩短区域时空距离,形成顺畅的流通体系,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是提高经济循环效率的重要保障,核心是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畅通经济循环的“血管”,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要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市场结构优化。完善不同类型要素改革举措协同配合的机制,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鼓励不同区域之间科技信息交流互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和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为依托,充分发挥资源流动的乘数效应,赋予经济增长强大动能。

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商品和服务市场既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市场,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需要在商品质量体系、标准和计量体系、消费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注重安全与发展并重。

要以人民群众关心、经营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加快健全商品质量体系,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推进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不断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结构,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保护;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围绕住房、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动形成公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事项清单,完善纠纷协商处理办法,加大消费投诉公示力度,提升售后服务体验,积极探索跨地域投诉协调沟通机制。

推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市场监管规则、监管执法、监管能力方面进行全面优化,统一监管标准,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市场监管规则可分为法律法规、程序、标准等多个组成部分。要加强市场监管行政立法工作,强化新经济、新业态监管制度供给,同时强化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完善市场监管程序。要强化统一执法,推进维护统一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要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网络监管协作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张倩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2-2025 by www.sx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