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用法治引领护航营商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法律制度的调整和规范,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商业环境。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中,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投资信心,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陕西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营商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经营主体的活力、创新创业的热情以及发展的质量。因此,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对于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强化“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理念,进一步健全政府权责清单、服务清单、监管清单等法规制度,完善经营主体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扎实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奠定坚实制度基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和处理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和监管改革,促进各治理主体权限职责法定化,使经营主体和政府主体共同在法治轨道上发挥作用,促进良好有序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的形成、完善和优化。
要以民法典的深入贯彻实施为抓手,促进公平竞争法治环境不断健全和优化。民法典中一系列关于经营主体财产、法律地位和权利发展、交易规范、纠纷解决的保护和指引规定,为经营主体坚定信心、稳定预期、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撑。民法典强调经营主体的平等地位,为构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奠定了法律基础;民法典全面保障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及新型财产权益,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民法典指引和规范了经营主体的交易行为,要求在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效率;民法典强调合同的法律效力,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明确的合同指引,有助于保障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民法典通过禁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民法典强化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为企业有效维权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明确的法律保障。民法典还确立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民法典不仅保障经营主体的权利,还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边界。总之,民法典通过明确主体平等地位、保障经营主体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强化合同法律效力、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确立纠纷解决机制以及监督权力运行边界等方面,为营商环境法治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更好地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必须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一是深入宣传民法典,提高企业和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企业和公民了解民法典中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市场准入、权利保护、合同履行、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规定。二是强化司法保障,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应进一步健全和解、调解、仲裁等民商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为当事人提供更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提高解纷效率。三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平等保护。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要加强依法监管,持之以恒打击侵权、金融投机、缺失诚信、违规抢占资源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要持之以恒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要充分利用秦创原平台,加强对企业研发的各类专利发明的保护力度、促进技术的转移转化,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以提高陕西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找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的痛点堵点,解决好所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强化司法保障、推动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等,不断助力经营主体健康运行,从而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警察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