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社会万象

原创儿童剧《西游奇遇记》来了!创新演绎经典名著

作者:张素芹

发布时间:2022-08-15 16:47:35

来源:广州日报

8月18日晚,广东艺术剧院少年剧团将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原创儿童剧《西游奇遇记》。该剧由广东省演出公司、广州市如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届时,担纲演出的22名小演员将演绎“创新”的西游记故事。

用不一样的视角解读《西游记》的故事和人物

原创儿童剧《西游奇遇记》是广东艺术剧院少年剧团第二部对外公演的舞台作品,不同于上一部《天外来客》是完全原创全新的故事,此次故事取材于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与原著或其他改编作品相较,儿童剧《西游奇遇记》在剧情、主题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

该剧在保留了《西游记》原著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尝试用不一样的视角来解读剧情、解构故事、解析人物。

该剧的编剧田甜表示,重新改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能够贴合时代、思考现状、寻找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整个创作过程非常艰难、快乐、而又充满成就感。”田甜说,“我们广东艺术剧院少年剧团的孩子们积极参与了剧目的即兴创作,产生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火花。我们把这些火花拾起,进行串联、加工、提炼,升华出主题,使之最终成为一件能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艺术品。”

儿童剧《西游奇遇记》的故事情节是轻松诙谐的,但主题是严肃认真的。以往很多《西游记》作品中,孙悟空是绝对正义的化身,但在此剧中,孙悟空是一个孤独、顽皮、骄傲、而有天赋的孩子,这样的人物设定不仅能够与当今的孩子产生共鸣,而且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以剧中孙悟空的成长道路为启发,去探求人生道路上的真、善、美。

该剧编导团队期待通过这部剧,让观演过程中的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能用善意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多维的角度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一些理解与关爱。

创排经历了三重挑战,22名小演员表现可圈可点

《西游奇遇记》最早以集体即兴原创舞台剧的形式在汇报演出上进行展示,从40分钟汇演版本到如今即将公演的90分钟儿童剧,创排过程经历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角色分配。广东艺术剧院少年剧团有很多优秀的小演员,他们非常有创造力、表现力、行动力。剧中一些经典角色大家都争着扮演,在试戏时,又各自有可圈可点之处,这让导师兼导演的姜迪武很为难。最终姜老师打破了“一个角色一个人演到底”的模式,有的演员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角色由多个演员扮演,让孩子们的演技在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道理。

其二是主题升华。该剧不是把《西游记》原著故事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如何寻找作品的现实意义,是该剧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编导团队首先给予孩子们平等而广阔的试验平台,让他们积极尝试着把生活中、校园中、媒体中一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事件和剧情进行链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慎重的过程,既要尊重、保护、发展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又要带领他们进行甄别、判断、取舍,从而树立起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让成人观众也能有所触动,因此挑战很大。

其三是形式创新。《西游奇遇记》尝试践行“质朴戏剧”的理念,服装、造型、舞美设计非常简洁。

这种形式既便于演员进行抢装和角色切换,同时能让观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演员表演本身,去发现小演员们特有的纯真而愉悦的表演状态。虽然简洁,但并不简单,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舞美道具中,打开观众无限的想象力,难度系数很大。因此编导团队一直运用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来丰富作品,这比使用豪华的服装、造型、舞美更具挑战。

此次担纲演出的22名小演员,从广东艺术剧院艺教中心与广州市如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少儿戏剧表演班中一路成长起来。他们跟随姜迪武学习戏剧表演少则两年,多则六年。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导师团队一直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声、台、形、表专业训练。去年,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原创儿童剧《天外来客》的演出,反响热烈,今年的《西游奇遇记》不论是表演和创作上,他们都会更上一个台阶。(记者 张素芹


责任编辑:高佳雯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陕西新闻

编辑推荐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1998-2023 by www.sx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