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佚名(阿炳雕塑)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话说的没毛病,著名盲人音乐家阿炳三十五岁双目失明,但他一生演奏和创作了近三百多首曲子,特别是《二泉映月》,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同样在陕西乾县大杨东村,也曾出现一个阿炳一样的民间音乐家,他叫张争福,兄弟五人,他排行最小,和阿炳不同的是他幼年因为天花导致双目失明,蓝天对他来说只能是永远的回忆,以后人们就叫他“瞎子争娃”,过去在农村一个人一旦落下残疾,免不了受人歧视,所以大人小孩不管辈份大小都这样叫他,我也叫过,尽管按辈份我叫他哥。贵贱高低看人的习惯,城市里文化人多,估计情况可能好一点。
“瞎子争娃”自从双目失明,就和学校失去了联系,最终上帝还是给他打开了一扇窗,他的听觉能力和对音乐的敏感出奇的好,所以家人就让他跟在村口小学堂里的教书匠严文治先生学习板胡,学校办在寺院里,我后来也在这个学堂上过学,当时叫大羊(以后改为大杨)学校,我上学时没有教室,一、二年级都是在梧桐树下和房檐底下,或者是在寺院的大殿里上学。严文治先生可能毕业于民国师范学校,乾县阳洪东村人,拉得一手好板胡,同时也教美术。
“瞎子争娃”在学习板胡的同时,其他乐器也无师自通,以后慢慢接触了打板、笛子和唢喇,特别是板胡水平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同时不失细腻和优美,六十年代初,陕西省文艺汇演,时任陕西省省长的赵伯平亲自接见了来自乾县拉板胡的九岁娃娃张争福。
“瞎子争娃”高超的艺术水平后来也引起了不少文艺单位的青睐,最终还是由于残疾问题没能成行。为了生计,他后来就随着农村人家过丧事的自乐班到处东奔西走,其影响力主要限于乾县、礼泉、武功和兴平一带。至于说“瞎子争娃”的唢喇,当数他演奏的《祭灵》和《雁落沙滩》,闻者瞬时沧然泪下,在灵柩下葬时,他可以同时演奏双唢喇,双唢喇模拟群雁下飞,令人无不伤悲,我爷爷去世时,他一曲《百鸟朝凤》吹到人的骨缝里,痛在心里!
“瞎子争娃”一生孤身一人,我一直想再听他的板胡独奏《悔路》,只可惜听说他在一次演奏中,由于差一演戏的配角,他一边拉,一边充当角色唱,结果曲终人亡,享年不到七十。
“瞎子争娃”到底是叫“争娃”还是叫“睁娃”,我不得而知,一双眼睛从来没有睁开过,演奏一生的悲哀,自己却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终于为自己争得一口气,十里八里;为非物质文化争得传承,你续我续。
庆幸的是“瞎子争娃”的户族里还有一位还在继续和传说着他的故事——我的同学张立峰,听说他的笛子吹倒是不错,只待六月麦黄之时,月挂树梢之刻,拉他去泔河岸边,听一曲《鹧鸪飞》。
只觉得:
眼不曾见世界,
耳却闻得人生,
心中装满时间,
唢喇一生《呐喊》。
(张耀武)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